6月29日,“场景赋能·融合创新” 人工智能产业应用路演与研讨沙龙在复旦科技园路演厅成功举办。
在杨浦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杨浦区科学技术协会、复旦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指导下,本次活动由复旦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与上海同济技术转移服务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山东工研基金、上海银行杨浦支行、温州商学院创业投资与并购重组研究中心、温州商学院金融贸易学院校友分会协办。约70位来自产业界、投资机构、科研院所、政府部门及科创平台的代表齐聚一堂,围绕人工智能技术的新进展与产业化路径展开了深入交流与广泛探讨。开场致辞环节,复旦科技园总经理荆勇首先发言,对指导单位、联合主办单位、协办单位、路演嘉宾、投资人以及到场嘉宾的支持表示感谢。他介绍了复旦科技园致力于服务高校科技项目、加强产学研对接、加速成果转化的主要工作,并热切期待参会各方关注复旦科技园,关注学校科技项目,共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随后,上海同济技术转移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翟智致辞,介绍了同济大学在概念验证与项目转化方面取得的成果,并预祝本次活动圆满成功,期待各方有所收获。上海银行市北分行公司业务部总助刘圣阳致辞表示,金融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推动力。作为支持初创企业成长的关键力量,银行将优化融资服务,持续赋能创新创业。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来自复旦大学与同济大学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作为路演嘉宾。六位专家结合各自研究方向,从技术原理、成果内容、成熟度评估到应用前景进行了系统讲解,全面展示了课题团队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应用设想。项目展示结束后,与会嘉宾就项目内容、技术特点、应用场景及产业化路径展开热烈交流,现场气氛活跃,互动充分。
▲ 路演嘉宾
上排从左至右,李莉教授(同济大学)、蒋思航(肖仰华教授团队,复旦大学)、穆泽林(复旦大学);下排从左至右,齐鹏副教授团队研究生(同济大学)、俞啸(曾太平团队,复旦大学)、符长虹副教授团队研究生(同济大学)
圆桌讨论环节由工研基金合伙人赵俊豪主持。三位嘉宾围绕“人工智能技术与商业价值如何对接”“具备发展潜力的未来领域”“企业如何构建技术护城河”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潮赋资本管理合伙人丁正武分享了对AI未被充分开发的潜力领域的独到见解;柯力传感投资总监张新泽从企业研发投入角度出发,提出打造技术壁垒的策略;同济大学国家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合作部部长卢迪柯则从投资视角指出,产品性能、成本控制与安全可靠性是人工智能企业能否被资本看好的三大关键因素。与会嘉宾纷纷表示,此次圆桌交流内容充实、观点精彩,具有较强的启发性和实践价值。高校专家和圆桌嘉宾的精彩分享以及与会嘉宾的积极参与,促成了良好的交流氛围与合作基础。未来,复旦科技园将持续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成果转化,加强与高校、企业、投资机构之间的协同联动,积极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助力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